建·筑·成·就·美·好·生·活
2015年厦门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评价档次操作标准(质安部分修订版) | ||||||
行为主体 | 类别 | 编号 | 不良行为 | 记录档次 | 记录单位 | |
施工单位 | 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 | 1 | 发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重大及以上事故,并负有责任的 | P1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2 | 发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较大事故,并负有责任的 | P2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 | 发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一般事故,并负有责任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4 | 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擅自施工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 | 未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或审查未通过,擅自施工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6 | 重大设计变更,未按规定重新报审,擅自施工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7 | 在施工中偷工减料或者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8 | 使用国家、地方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及建筑起重机械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9 |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弄虚作假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0 | 要求检测、监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1 | 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拖延报告,或擅自清理现场,毁灭证据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2 | 工程未组织竣工验收或验收未通过擅自交付使用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3 |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由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的 | P3 | 立案查处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4 | 投标或合同承诺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不到位或不履行职责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5 | 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未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擅自施工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6 | 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7 | 未按规定实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或分户验收资料弄虚作假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8 | 违反有关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相关规定、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被建设主管部门、监督机构责令项目全面停工整改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19 | 企业连续2个月以上未对在建项目进行质量安全检查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20 |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未按标准要求进行进场验收及复验,且用于工程上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21 |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未按规定留置、取样、见证送检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22 | 轨道交通工程未按规定编制工程项目应急预案、组织评审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23 | 篡改或伪造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证明、使用登记、使用说明书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24 | 未办理《建筑废土处置证》,擅自进行土方运输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市、区建筑废土管理站 | |||
25 | 建筑废土运输企业使用未取得建筑废土运输资格证的车辆进行土方运输的 | P4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市、区建筑废土管理站 | |||
施工单位 | 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 | 26 | 未对因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27 | 未办理建筑工人工伤险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28 | 深基坑、建筑边坡、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值超过预警值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29 | 使用拼装、混装、改装、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使用年限的建筑起重机械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0 | 建筑起重机械未经过检测或检测不合格擅自使用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1 | 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经专家论证、修改完善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2 | 违反有关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相关规定、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被建设主管部门、监督机构责令改正、约谈,拒不改正或仍整改不到位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3 | 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执法机构的调查取证、监督检查等执法活动不予配合或提供虚假资料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4 | 不履行工程质量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造成不良后果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5 | 项目经理违反《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行)》,被追究责任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6 | 投标或合同承诺的项目管理人员1/3以上不到位或不履行职责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7 | 施工围挡、洗车台和扬尘治理等文明施工措施未按规定落实,影响市容市貌、环境质量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8 | 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未到场参加验收并按规定签字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39 | 未按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造成结构安全隐患或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40 | 施工单位人为调整或拆除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装置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41 | 设计试桩和桩基施工质量检验方法、数量不符合规范规定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42 | 将建筑废土交由个人或未取得建筑废土运输资格的企业运输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市、区建筑废土管理站 | |||
43 | 建筑废土运输过程中,存在未平斗装载、未净车上路、滴撒漏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情况之一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市、区建筑废土管理站 | |||
44 | 建筑废土运输企业违反《厦门建筑废土管理办法》规定,随意倾倒建筑废土的 | P5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市、区建筑废土管理站 | |||
45 | 投标或合同承诺的主要施工设备不到位或数量不足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46 | 建筑起重机械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全、未持证上岗,情节严重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47 | 建筑起重机械(包括增加附着)未经验收合格就投入使用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48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规定编制、审批专项施工方案、未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49 | 施工现场洞口、临边等危险部位防护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不明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0 | 施工现场未按规定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施工单位 | 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 | 51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未采取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TN-S系统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2 | 建筑起重机械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3 |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未办理安装、拆卸告知手续,施工单位未制止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4 |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过程中,未指定专职设备管理人员监督检查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5 | 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按规定须再次进行检测而未检测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6 | 未按规定进行地基验槽、桩基、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及其他重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擅自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7 | 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未按规定参加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等分部工程验收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8 | 对工程质量安全投诉处理不积极或不配合,造成不良后果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59 | 违反有关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相关规定、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被建设主管部门、监督机构责令项目局部停工整改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60 | 违反本地区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技术政策,专项整治等有关规定,造成严重质量安全隐患或不良影响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61 | 未按规定进行预拌混凝土开盘鉴定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 |||
62 | 轨道交通工程未按照《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验收暂行规定》进行条件验收合格擅自进行施工的 | P6 |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或市、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